“德國闊盛”維權成功,致力打造自有品牌享譽全球
日前,進口建材行業持續兩年之久的“德國闊盛”與“德國潔水”間的“中文更名風波”從2013年底爆發至今,終于畫上句號:該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案經上海知識產權庭終審,駁回德國“潔水”所有訴請,“德國闊盛”全面勝訴。
隨著PPR飲用水管道行業大事件的塵埃落定,對于仍是一頭霧水的消費者來說也終于有了官方說法,法院審理后認為:
開德阜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德阜公司)原為德國阿垮瑟姆公司(AQUATHERMGMBH)(以下簡稱阿垮瑟姆公司,官方中文注冊商標為闊盛)中國區域總代理,使用“潔水”商標推廣、銷售阿垮瑟姆公司產品,于2013年6月底雙方終止代理關系,由闊盛公司擔任中國區域總代理,在2013年7月后不再使用“潔水”商標用于宣傳阿垮瑟姆公司產品,開始啟用“闊盛”商標用于推廣、銷售。
在 2013年7月1日前,上訴人將“潔水”商標僅用于推廣銷售阿垮瑟姆公司的產品,經過長期使用,該商標與阿垮瑟姆公司的產品建立 了穩定、**的關系,在相關消費者的認知當中,“潔水”商標指向的即是阿垮瑟姆公司的產品。在2013年7月1日之后,阿垮瑟姆公司產品在華的經銷商已由 開德阜公司變更為被上訴人闊盛公司,而開德阜公司繼續保留“潔水”品牌與其他供應商開展新的合作。基于“潔水”商標已經與阿垮瑟姆公司產品建立了穩定聯系 的事實,兩被上訴人在宣傳活動中有必要向消費者告知“潔水”商標所指向的產品已經發生變化,闊盛公司目前推廣的產品即是之前“潔水”商標所指向的產品這一 事實。
鑒于開德阜公司在擔任阿垮瑟姆公司中國區域總代理時,將“潔水”商標與阿垮瑟姆公司及產品建立起極為密切的聯系,因此在發生新舊代理更替、原代理商用于推廣產品的商標不再使用等重要事項時,為確保相關公眾知情權,阿垮瑟姆公司以及開德阜公司、闊盛公司應對上述重要事項予以準確、及時地披露。
綜上所述,消費者當可以從中得出明確的結論:
1、德國闊盛公司從2013年7月1日起統一規范使用全球官方中文商標“闊盛”。“潔水”商標已經與德國闊盛公司及產品無任何關聯。
2、德國闊盛公司產品從2013年7月1日起由闊盛管道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總經銷,如果消費者想要購買原名稱為“德國潔水”的aquatherm管道,直接購買“德國闊盛”的產品就對了。
3、“潔水”商標持有人非德國廠方而是原代理商開德阜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商標注冊于中國,用于銷售、宣傳而非生產。“德國潔水”不是商標而是對代理產品的通稱。代理權終止后銷售的“德國潔水”管道產品已經不是德國闊盛。
15年歷史正本清源,重塑官方中文品牌
在中國的15年經營史中,闊盛德國總部片面強調國際品牌的推廣重要性,而忽視了地區性語言品牌管理深度,所以導致了中文名稱甚至連 歷史經營成果都被“綁架”的結果。經過此次“更名風波”讓“德國闊盛”更堅定地繼續打造自有中文品牌聲譽,因而在中國以外的主要華語國家和地區也都做了中 文品牌的國際保護。此舉希望能將國際品牌的無形資產能夠同步到中文品牌,以塑造一個更強大的品牌,進而提升差異化競爭,彰顯品牌的與眾不同,并讓中國的消 費者和內外部客戶有更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理不辨不明,事不鑒不清。”“雖然運用法律能正本清源,但從長遠來說,德國闊盛更需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繼續靠創新,技術與品牌去 引領潮流”談起這次維權行動,“德國闊盛”認為運用法律手段與技術力量武裝起來的品牌,不僅能有效打擊仿冒和侵權,**重要還是從根本上保護經銷商及消費者 **終權益!
40余年“水”與“暖”的傳奇!
“德國闊盛”領跑全球高端管道市場
創始于1960年代,德國闊盛是歐洲率先致力于地暖系統的生產廠商之一,1973年更以“aquatherm中文意即水系地暖”注冊為全球品牌,開創未來40多年在全球“水”與“暖”的傳奇!1978年全球**fusiothermPPR管道系統。此項創新更是顛覆了金屬管道一統天下的時代,1980年公司也因此被GreenPeace綠色和平環保組織授予“未來產品”的獎項和稱號,成為PPR管道系統享譽全球的品牌!2010年公司更被授予德國中型企業創新力排名領導獎!
德國闊盛進入中國15年,始終領跑于中國PP-R飲用水管道系統高端市場,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因為家裝行業80%的問題出現在水電等隱蔽工程領域,一旦出現水管滲漏和爆裂將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更健康,更安全,更環保是德國闊盛成功的基石!相信“德國闊盛”會全面秉持總部的價值觀和愿景,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并繼續在行業內引領潮流和創新!
購買國際**品牌商品自然要認準國際商標
伴隨中國建材市場的飛速崛起,眾多“洋品牌”紛涌而至,但其中也混雜著大量在國際市場聞所未聞的偽洋品牌,其形式無礙乎國內注冊商 標國外生產,國外注冊商標國內生產。“追求國外原產地”“傍國際名牌”是**主要的目標,想必此類被曝光的案例在中國已經是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
其實許多細心的消費者會對此事件不以為然,因為如果只要懂外語或者購買進口產品認準國際商標則這場更名糾紛就跟本不會存在。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國際化進程還有相當漫長的過程,消費者尤其對國際品牌的認知深度還有待加強。
如果對進口產品和品牌有疑問的話則在對應類別查詢中文品牌和英文品牌的對應注冊和權利持有人,如果中英文品牌持有人不一致或不是海外生產廠商所持有商標那消費者就要擦亮眼睛了哦!